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pg电子游戏官网入口

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

发布时间: 2024-03-19 15:57
【字体大小: 】    

情感是心理主体对环境客体是否符合自身心理或社会需要的反映,是人的心理运动变化的感性和理性的内隐,包括需求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为一种反映的结果,情感可以驱动人的心理能量,形成行为动机,促使人的认识和行为更符合主体需要。认同既是一种心理认可,也是一种社会协同,具有心理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从心理学领域来说,情感认同就是情感主体对某一对象认可、承认的心理过程。从社会学领域来说,情感认同指完成了的情感归属,是个人对集体归属的认可。情感认同的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相互交织,共同促成人的认知表达和情感的社会化,表现在人的精神活动及其对主体行为的支配上,形成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和感情,或正向推动或反向阻碍着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自在的中华民族实体。近代,中华民族面临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任务,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贯通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从满足整体需求、深化共情心理、加强社会交往等方面入手,分析情感认同的需求机制、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关联,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

整合整体需求,增强各民族情感关联。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把握新时代各民族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发展特征,梳理出具有共性的整体性需求。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极大解放,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各族群众是需要的主体,物质和文化生活是需要的内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族群众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携手共创未来、增进情感的过程。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向了需求的多层次和全方位,体现了整体需求的时代提升。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关系到各族群众的生活,也关系到对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的整合。中华民族整体需求的时代面向是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各民族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的过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就是加强情感关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要深刻分析并着眼于增进共同性,动员一切力量、团结一切力量,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推动共情心理建设,强化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共情是一种情感的经验,在理解他人情感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共情心理可以产生共情力,支配主体价值观的生成并影响其实际行为。共情心理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路径,是培育各民族手足相亲的情感意识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各民族携手创造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也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出发,充分激发各民族共情心理,凝聚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民族情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要重视共情心理的培育与激发,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挖掘宝贵的精神资源,开展系统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基于共情心理,倡导整体价值,彰显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

提升社会交往的层次,强化互信理解的情感交往。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的条件包括社会交往,实现路径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各民族间相互认同、对中华民族整体性认同三个层次。认同具有心理性和社会性,人的社会关系属性塑造了民族情感发生的社会性。各民族间的交往水平标志着共同体的成熟度和稳定度,体现了共同体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联结程度。要不断提升各民族间社会交往的层次,营造各民族深层次交往的环境和氛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建共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思维习惯。这些共同性的获得,必须基于各民族间不断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要促进个体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社会成员对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认同程度,影响着社会凝聚力的强弱。社会成员的基本价值观念越相似,社会凝聚力越强;对于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认同度越高,文化向心力越强;利益诉求越相似,越能激发坚不可摧的合力;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同感越强,对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越满足,对社会的归属感就会越强。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作者系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

附件文档:
     
来源: 中国民族报
网站地图